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家茅台冰淇淋旗舰店在贵州遵义茅台国际大酒店正式揭幕。开幕式上,茅台与蒙牛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在未来将在冰淇淋市场深入合作
茅台联手蒙牛推出冰淇淋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得到了网民的热议,好奇声与质疑声参半。作为始终与乳品行业保持着战略合作的资深人士,内蒙古先行品牌策略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高瑞军对于此次合作抱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高瑞军在接受《新乳业》的采访时表示,冰淇淋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味道,但茅台的“酱香型”与冰淇淋的甜并不匹配;此外,茅台的消费群体年龄层次较高,也不同于冰淇淋。高瑞军认为,短时间内,在茅台和蒙牛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下,消费者出于好奇、尝鲜的心理,可能会选择购买产品,但如果产品的口味、价值感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就难以形成回购。因此,从长期来看,对于蒙牛冰淇淋业务的发展,可能并不会有很明显的加成效果。
先行于1994年就开始深度服务冰淇淋企业,创始人孙先红老师先后为伊利苦咖啡雪糕策划“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广告运动,引发了波及全国、延续数年的“伊利苦咖啡风暴”,创造了冰淇淋单产品销售3.7亿元的营销奇迹;1996年策划伊利雪糕成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唯一特许产品,使带有奥运印记的”火炬“成为当年最火的冰淇淋产品。再加上与蒙牛、新希望乳业、艾雪冰淇淋的深度合作,先行更是将与乳品行业的深厚基因赓续至今。
根据蒙牛2021年财报数据,2021年蒙牛的冰淇淋业务收入约为42.40亿元,同比增长了61%,创历史新高。能够实现这一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蒙牛2021年3月收购了印尼冰淇淋品牌艾雪。
作为东南亚地区知名的冰淇淋品牌,艾雪在当地拥有成熟的生产基地,并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印度尼西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与和路雪并驾齐驱。因此,蒙牛完成此次收购不仅会为其冰淇淋业务带来收入上的增长,更是对于其加速海外发展、实现横向扩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蒙牛在全球化战略下的必然选择。
当然,除蒙牛之外,伊利也在积极布局冰淇淋市场,更有来自钟薛高、中街1946、田牧等新兴品牌加入市场竞争。因此,如何在日趋同质化的冰淇淋市场闯出一片天地,成为了品牌不可避免的战略问题。
一是创新口味
消费者选择冰淇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好吃”,以此为前提,品牌可以多多尝试,只要找到一个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口味,就能够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二是发力新业态
冰淇淋本身就具有休闲、浪漫等属性,通过专卖店等新业态,营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有利于促进销售,树立更具辨识度的品牌形象。
三是打造新品牌
以蒙牛为例,无论是蒂兰圣雪、绿色心情还是随变,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品牌形象,与母品牌的关联度极高,打造新的子品牌,有助于开发新的消费群体。
四是跨界合作
流量经济时代,选择一个品牌形象契合、目标人群一致的合作伙伴,往往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冰淇淋品牌而言,知名的游戏IP或文化属性强的旅游景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关注先行营销公众平台
呼和浩特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大学西街银都大厦B座 4F
北京公司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光华
长安大厦1座201
杭州公司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
万福中心A座15楼
香港公司
中環中心2208室
雅加达公司
La Riviera blokRLBA no38, Pik 2
温哥华公司
910-8400 West RdRichmond, BC
0471-6683731
400—07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