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非洲篇】
中企出海经营层面的几个最大挑战(二)
可能你的员工都跑没了!
再比如当地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肯定是较低的,这个基本没法比,不用指望在短期内能有改善。在实践中,一个相同工种的中国工人差不多顶4个当地人。而看似相对落后的国家,劳工制度却很严格,各种法定保护措施比如今的中国还完备,甚至制定不同工资的标准,法定不能低于该标准。还有企业经营涉及的环保、税务、签证这些都是在企业经营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比如当地的HR制度就很有意思,举个例子,我们的工厂里从国内过去的老师傅负责带当地的黑人兄弟,说话声音大一些,HR会视为这是不友好的表现,会站在员工的一方制止,如果再严重,她可以投诉到类似劳动局的部门。而在中国,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徒弟学不会吼上两声,甚至踢上两脚都可能很常见,HR也一般不会因此去责备这个师傅,更不会上升到法律介入的层面。

还有管理的难度,中国人一般讲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有企业的制度,这里经常出现某个员工今天发了工资,明天就不来了,不请假,不打招呼,突然就消失,而且打电话也不接。过几天这人回来了,问起来这个兄弟回答,“手机没电了”。管理者真是特别的抓狂,而这样的员工也不能马上让其离开,这里有一种警告的制度,必须三次警告,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法律动作。这里的劳动制度和工会对于员工的保障性非常强。


还有这里正规机构部分人员想要到一些灰色收入,有些人会说“现在好渴、有点饿了、我想喝饮料了”,不熟悉的人以为是一句闲聊,而在当地,其实是一种要小费的行为。
还有一个对于人力的挑战在于销售,中国的销售人员那都是非常灵活,见人说人话,见鬼也有应对方法。在非洲想带出一个当地的销售,那是真难。特别是销售的灵活性,目前在实践中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教会他们如何做销售。我们所服务的艾雪,在出海的过程中,其实是带着经销商一起出海的,很多艾雪的经销商都是在中国就是熟练的行家里手,去了东南亚轻车熟路的把中国做了十几年的方法论再实践一次,就有了效果。

人员管理的本土化,绝对是一个重要挑战。人不行,啥也闹不成!同时提醒,一定是老板或者是股东亲自带队,除非是特别大牛的职业经理人,以为安排个人就能玩转出海,想都别想!
(未完待续,持续连载......)


关注先行营销公众平台
呼和浩特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大学西街银都大厦B座 4F
北京公司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光华
长安大厦1座201
杭州公司
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
万福中心A座15楼
香港公司
中環中心2208室
雅加达公司
La Riviera blokRLBA no38, Pik 2
温哥华公司
910-8400 West RdRichmond, BC
0471-6683731
400—0719996